外行领导内行是行还是不行?
外行领导内行是一个老话题,也是人们经常诟病的话题。什么“瞎指挥,乱决策”、“外行看热闹,内行看门道”、“外行领导内行是对内行人的不尊重”等等。
中国经历了“外行领导内行”时期,改革开放前期由于对知识分子的歧视,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比较普遍。改革开放后,这种现象有了很大改观,一些高学历科技人才走上了领导岗位,“尊重知识,尊重人才”的观念深入人心。
应该说,内行领导内行更符合工作实际,更有利于引领行业方向,成员之间有共同的语言,更便于有效沟通,技术权威受到人们钦佩,更愿意心悦诚服的追随。
问题是领导岗位不是仅懂技术就能胜任的,领导力的核心不仅仅是专业知识,更重要的是组织、协调、沟通和激励的能力。
引领团队, 重在洞察人心与激发人性之光, 这份智慧, 超越行业与专业的桎梏。 有人或许会问, 为何门外汉能指引专家?关键在于引领心灵, 激发人性, 此道无界, 不囿于专业或行业,更关乎视野与格局, 这需要超越专业的智慧。
比如有的老板是业务出身,有的老板精通财务,有的老板是技术高手,他们各有各的厉害,可他们在做企业这个事上,就表现得不那么聪明,或者说不是很成功。体制内的单位也有如此的现象。
而一些有影响的著名企业家并非是“科班”出身,比如乔布斯在创建苹果公司时,并不是专业技术人员,而是靠他的领导力缔造了世界著名的手机品牌。
比如任正非也是一个“外行领导内行”的老板,他多次自称自己既不懂技术,又不懂财务,在创业时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组织者。
为什么外行能够领导内行?而且还能打破僵局、取得巨大成功呢?这就是组织管理与专业技术不同的功能所发挥的不同作用。
专业技术人员身心浸泡在专业技术九游娱乐领域,时间、精力和能力都专注在专业技术的某一个方向,无暇顾及管理的问题。
真要把他放到领导岗位,除了技术工作之外,要处理诸如发展方向、战略规划、团队建设、资源调配、人际关系等大量的组织协调及行政事务问题。
而这些他并非擅长,甚至可能是短项,捉襟见肘,单位被管的矛盾重重,乱七八糟,严重影响和阻碍了单位的发展。
而领导型的管理人才则不同,他们虽然对技术不太精通,但深谙管理之道和事物的运行逻辑,能够引领心灵,激发人性,凝聚团队,知人善用,形成合力,反而能够达成预期的目标。
要知道,领导科学也是一种专业技术。领导科学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,可授予博士学位。
领导科学具有通用性,超越了专业技术领域的界限。它的高度在于视野的开阔、格局的宏大、认知的高维,管理的气魄。
我曾是一名政工人员,领导突九游娱乐然调我去当营房处长,去管理建房分房。营房建筑专业性很强,我不理解为什么调我一个纯粹的外行去管建筑呢?领导给了我一个说法:“我们就是要找一个外行,去改变一下内行们的工作思路”。我略有所思,领导说的这个“思路”大概就是要换一种不同行业的领导方式吧。
我这里并不是极力歌颂“外行领导内行”,也并不否定“内行领导内行”。如果内行的人既是技术专家,又懂领导管理,自然是“内行领导内行”更科学。现在大部分单位的领导都是内行或相关内行,尤其是科技密集的单位更是如此。
但大量的事实证明,外行未必不能领导内行,二者皆有缺陷,采取弥补措施则会相得益彰。
外行领导内行,不能自甘外行。要努力的学习钻研本专业的业务知识,向内行的人虚心求教,尽快的了解业务技术与一般规律,虽不能精通,但也不要太外行,一窍不通。
要设立技术专家咨询委员会,或编制技术总师等常设职位,依靠他们挑起专业技术的大梁。
外行领导要尊重他们的意见,听取他们的建议,不要不懂装懂,切忌瞎指挥,乱决策,要把工作纳入民主化的轨道。
要关心照顾好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和生活,改善条件,调配资源,优质服务,让他们心无旁骛、无后顾之忧的从事专业技术工作,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,这大概也是外行领导所要做的工作吧。
内在内行,外在外行,各司其职,深度融合,陌上花开,次弟开来,世间的美好总会如约而至。
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,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www.zzhcmx.com/training/2639.html